首页 把女上司拉进红颜群,我被曝光了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389.室温超导(2 / 2)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张伟强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站在这里,这种级别的谈话,他担心自己听了出去会被灭口。

只有易阳冰的那个女伴十八线女明星大波浪,有点茫然无措,她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她不太明白刚才那几个词的意思。

顾宗言说完,夏龙驹连连摇头,说:

“你说的这几个,确实很重量级了,但是,我建议你不妨再大胆一些。”

“再大胆一些……”顾宗言茫然了。

这几个技术他觉得已经很大胆了,再大胆还能怎样?

“找到外星人的飞船了?”顾宗言问道。

夏龙驹哈哈大笑。

“老同学啊,你可真幽默。”夏龙驹笑道,“真找到外星人,我会在这儿说?”

夏龙驹倒是实诚,没说找没找到,只说不会说,顾宗言也笑了。

夏龙驹敛容继续道:“你们知不知道,室温超导?”

“室温超导?”

在场的人,除了张伟强理工科出身沾点边,都没有接触过这个方面,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

只有顾雨晴皱起眉头,感觉这个词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在哪里呢?

张伟强战战兢兢地说:“我知道一点。”

夏龙驹看了一眼他,倒是很和善道:“你说。”

张伟强如同小时候上课被老师点名,紧张兮兮地道:

“超导是在极低温状态下,导体的电阻消失的一种现象吧?我只是接触过,了解得不是很深。”

“你说的已经很专业了。”夏龙驹点头。

顾宗言有点茫然。

他能起家做这么大,智商给了他很大优势,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

但光张伟强说的这个定义,他听不出来哪里够级别跟可控核聚变、纳米技术、光刻机等等技术叫板了。

夏龙驹道:“我一开始也不懂这玩意儿有什么意义,不就是没电阻吗?但是后来我了解到的一项知识,让我意识到这个技术有多么了不起。”

“你们知道输电线的损耗有多大吗?”夏龙驹说,“今年,我们全国发电量,是7万5千亿千瓦时,而仅在给企业供电线路上的损耗,你们知道是多少?”

“多少?”顾宗言问。

“三千七百亿千瓦时!”夏龙驹说,“这还是只计算了企业用电的损耗,企业用电大多都是高压区,损耗率不大,民用电的损耗率更大!”

“1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平均每公里都要损耗1.5千瓦时的电量,这些,都是因为电阻引起的电力损耗。”夏龙驹说。

“我国是个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资源分布不均衡,北方多煤炭,南方多水利,同时,经济发展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占全国60%,所需要的能源却大多依赖输送。”

顿了顿,夏龙驹继续道:“你们可以想想,在把电力从西边运到东边,这个过程中,得损耗多少电力啊?”

蔡振益点头道:“哦,也就是说,如果电阻消失,就不用损耗这些电量了,是这个意思吧?”

“对。”

夏龙驹说完,喝了口水,接着又道:“但这,只是这项技术最微不足道的用途。”

“嗯?”

夏龙驹接着说:“电阻降为0,这意味着,所有的电器都不会再发热。这意味着,长距离输电不需要使用交流电,可以直接使用直流电,不再需要转变电。”

接着,他压低声音,道:“同样意味着,在超导体中可以实现量子计算机,也同样意味着,可控核聚变的关键约束消失了。”

“可控核聚变??怎么还是扯到可控核聚变上了?”顾宗言道。

夏龙驹很享受这个老同学一头雾水的模样,慢悠悠道:

“现在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难点,就是转化率低,启动热核电站所需要的能量,比产出量还高,但是有了超导体,热核聚变的启动能量能降低到当前的10%以下,这样一来,可控的核聚变进行商用,就解决了一个大难点了。”

这一连串名词,把在场的人都给砸晕了,别说顾宗言没听懂,连张伟强也没听懂。

“总而言之,要是有了这个技术,一切都会变,会巨变!”夏龙驹一挥手,“直接再次进行工业革命,一切产业从零开始打造!”

顾宗言作为一个商人,对这种话既喜又怕,接着道:

“那既然之前就研究出来这个什么超导,为什么不早用呢?”

“问题关键点就在于,刚才他说的,‘在极低温状态下’,这几个字的前提。”夏龙驹说,“你不可能给长距离输电线再安一台冰箱吧?”

顾宗言道:“那你刚才说……”

“所以我说的是室温超导,”夏龙驹说,“就是说,在平常的温度下,也可以实现超导。”

张伟强忽然激动起来:“室温超导突破了吗?”

“突破了。”夏龙驹低头喝茶,“我今天就是去那个实验室看了,可把我给累死了。”

笨的人还在思考这背后的含义,聪明的人已经开始动手了。

顾雨晴掏出了手机,开始选股票。

她也没听太懂,一知半解,但反正她只是个炒股的,没必要那么懂。

超导是吧?超导版块,买就完事了!

顾宗言皱眉还在消化刚才老同学给的信息,夏龙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其实这事,再过几天,成果就会向全世界公开,全世界都会知道,你提前掌握这个消息,就提前布局实业吧。”

顾宗言一愣。这些年实体产业越来越不好赚,他的企业也一直是在去实向需,搞金融之类的。

听夏龙驹的这话,似乎是想敲打他?

顾宗言道:“咱们掌握了这个技术,为什么要公开?自己关起门,先把这个技术掌握了不好吗?”

夏龙驹含糊道:“自家消化?这种突破性的技术,哪怕是我们国家,也是消化不了的,必须要全球一起来。而且……”

他最终没有将“而且”什么说出口。因为这就涉及到不能说的了。

当然,他说的这个理由,也不尽不实。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说到这里,夏龙驹指了指顾雨晴,道:

“之前之所以感叹年轻人了不得,就是因为,这回突破这个技术的技术专家,年纪跟你差不多,也是年纪轻轻。”

顾雨晴笑道:“都是人,差别可大了,我除了吃,也没别的什么特长了。”

(本章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