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都市种仙田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6章 酒厂新规开始修路(1 / 2)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在两村村干会唔不欢而散之后,并村的风声就传了开来。

对此两村村民,不,应该是三村村民都各有想法。

并村的风声一出,那大坝村村民也有了想法,以前也是有传言要将苏家坡并到大坝的呢。

几个村干都开始各自活动了起来,各找门路,想合,想维持现状,镇上县里都在找路子了。

苏家坡村民自是不愿意的,以前是村里穷,巴不得被大村并了,可以有人拉帮着一把,现在自己村比别的村有奔头了,那还要合并做什么,让别人来分一杯羹吗?

刘家梁子是兴奋的不行,他们早就羡慕眼红苏家坡的蔬菜合作社了,种种菜,天天在地头就收到现钱了,那钱卖的比市场上还贵一两倍,这什么神仙日子啊。

那陈少杰怎么说还是在刘家梁子长大的,说起来也是刘家梁子的种,怎么一点都顾着外家呢。

当真是外孙是舅舅家一条狗,吃饭了就走啊。

那宋大舅也是有骨气,硬是顶着大舅母的冷嘲热讽三天两头闹腾,没有去找陈少杰,硬生生在家里酿酒,在方大愣子不遗余力的帮忙指导下,还真给他弄出不错的果子酒来。

人家弄出了酒都是给小酒厂回购回去,次一等的才自己喝或者卖给来村上收酒的人。

宋大舅家倒好,从苏家坡小酒厂领了酒曲丸子和空坛子回来,除了交过一次成酒外,出的酒都给他家卖给了来收酒的贩子。

一两次,村上同酿酒的人家,因着他是陈少杰的舅舅,也不好说什么,次数多了,人家就有了意见。

凭什么他们家就可以私下卖给贩子得高价,那贩子收酒的价格比小酒厂要高两成,但是不要忘了,空酒坛和酒曲是小酒厂免费提供的,人家酒厂已经投入了一定的成本了,回购价格低一点也是正常。

但是免费的得多了,就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了,本是一件惠农助农的好事儿,却成矛盾所在。

刘家梁子和大坝酿酒的人家就开始有样学样起来,私下里向着贩子卖合标的成品果子酒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山上的果子能贮存的都摘了下来,依然有极多的果子烂在了山里面,摘下的果子可以陆续酿酒,只是天气冷了,发酵出酒的速度就慢了下来,天再冷点,这酒就做不成了。

酿酒的人家都在这段时间日夜赶工,以期趁着温度还能酿酒,将贮存在家的果子都用完,按说这时间应该是出酒量高峰。

只是发出去的酒曲坛子不少,来交酒的反而没有以前多了,除了方大愣子都是足量的高品质酒外,以前那几户酿酒不错的人家交的酒都比以前少了些。

问起来都说温度低了,酒都坏了。

苏老七觉得奇怪,自己的酒一点儿也没有受温度的影响啊,方老愣子家也没有受影响啊,怎么这么多人家酒坏了?酒坏了,你还来领酒曲和坛子做什么?

这提前发酒曲和空坛子,也是因为陈少杰照顾村民,他心善,本来苏老七说先发坛子和酒曲是收押金的,但他受不住几家人诉苦说家里穷,他大手一挥,就先免费发了。

只不过记个名字就能先领到坛子和酒曲,因是陈少杰说出口的话,苏老七也不好阻止,这个规定就一直下来了。

开这个小酒厂,本身是因为慕味楼的酒卖的很好,成了酒楼的另一个特色产品。

另一方面是可以带动周边村子致富,山上的果子多的是,现在酒有了销路,那酿酒也可以增加点收入,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