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诸神与右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九章 崭新的一天(1 / 2)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制戌三十八年夏

石国三十六省七十二郡大大小小的教学场所加起来有接近七千三百多座,而这些教学场所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期望将名下的学生送进石国最大的也是唯一一所大型学宫,三省学宫。

三省学宫位于石都最西边,和位于石都中心的皇宫来比可以说位置不算特别好,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三省学宫在石国的地位。

因为再有三年,就是三省学宫的万年校庆,而石国才仅仅建国一千多年。至于为什么学宫存在的时间会比一个国家长,正是因为三省学宫背后是稷下学宫,而稷下学宫则是大虞王朝的唯一的大型学宫,一个伴随着大虞王朝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岁月的老古董。

严格来说石国没有皇帝,只有君主,也正是因为大虞王朝的存在,不过大虞对这点并没有限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石国的主公也成了陛下。

这点倒是扯远了。

而三省学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稷下学宫提供新鲜血液,每年三省学宫都会选出几个优秀的毕业生去往稷下学宫进修,到时候在提供更为优质的条件,优渥的生活,优质的资源已经更为广阔的空间,几乎是想尽一切办法将进修生留住,使得大虞的新鲜血液质量永远凌驾于石国。

大虞并不十分在乎底下附属国的王朝更迭,大虞只在乎人,优秀的人。

而对于其他附属国也是如此。

石国曾今甚至尝试过自己修建一座学宫,可惜当年耗资接近石国一年赋税一成才修建的学宫,最后不到一年就成了三省学宫的“附属高中”。

除去三省和稷下的干预之外,也是九千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土地留下的深刻印象,毕竟挖掘机技术咳咳

再加上大虞虽然吸纳人才,但也不至于做的太绝,稷下每年从附属国吸收的进修生不会超过五个

就算石国对此有很大的意见也不敢多说什么,因为哪怕是不能进修的学子也是石国亿万里挑一的天才,出来之后依旧是被石国各大势力争夺的。因为相对于石国六百亿人口来说,这每年毕业出来的百十来号人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了。

无论是入朝从政还是入伍从军,亦或是被各方势力招揽,都是前途无量。

因此也就造成了三省学宫在石国的特殊地位。

而且三省学宫从不做开除这种事,因此三省学宫里百十来岁的学长学姐一直不少,再加上每年灌入的新鲜血液,除去那些“自愿”退学的人,三省学宫每年也差不多有两万多人。

也亏的这是个仙侠世界,人的平均寿命挺长,即便是普通人无灾无病的也能活个百年,想那些没有天赋的贵胄凭借财艺活到两百岁也不是不可能。

思贤堂

三省学宫的教务处

一个鹤发星眸,脸上皱纹密布的老人坐在最上方,面前放着三个拆开的信封,轻薄的信纸在老人的注视下稳稳当当的躺在教桌上。

三省副院长,八品大儒王诚一,石国仅有的三位大儒之一,还有一个在朝堂,一个去种田了。

底下齐刷刷的坐着两排人,从看起来三十多岁的中年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都是儒生,最低也是五品修身,大多数是六品正心,七品诚意境只有一个。

与武道不同,文道要少三个境界,九品亚圣,十品圣人,而圣人至今只出现过一位。现在的儒家基本到了八品大儒就到头了,亚圣只有大虞有一位。

众人面前也放着三个拆开的信封。

堂内气氛有些古怪,严肃中带着点欣悦,而欣悦之下好像有藏着点一触即发的火苗。

一旁的年轻书童瑟瑟发抖。

简单点来说就是,事是昨天晚上发生的,消息是昨儿个半夜传出来的,这会是今天开的,希望人没事。

“见“xian”鱼,你你来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吧!”大儒开口,声音虽有些许苍老,但中气十足。

虽说在场的人其实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一走的。

一名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间文士起身。

陈玉伯,字见鱼,五品修身境,王诚一的学生,现在三省学宫的助教。

“回老师话,昨夜睦月湖曲尘画舫双绝献舞,学宫弟子以晏几道之名做下一首传世《临江仙》以做入幕之宾。而后有疑似以柳三变和李易安之名留下《蝶恋花·睦月湖赠剑姑娘》以及《醉花阴·睦月湖赠舞姑娘》。”

“不对啊,见鱼你这疑似是从何说起?”问话的是六品正心,太学博士,陈问道,字守距。

“这”陈玉伯面露一丝尴尬之色。

“吞吞吐吐的,赶紧说。”陈问道眉毛一横,直接喝道。

陈玉伯看了一眼老师王诚一,见王诚一点头,便继续说道,“昨夜那学生写完《临江仙》后便直接去了那两个女子的房间,可听当时在场的人说,那学生不过两刻左右的时间便急匆匆的出来了”

嚯,这小子还不如老夫呢。

当然,这话没人说。

“陈玉伯说道,听那两个女子所说,那姓晏的学生并未对她们做什么,只是将二人打晕后留下这剩下的《蝶恋花》以及《醉花阴》。”

“等等,你是说这小子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连作了这三首传世?”有个老者两眼一瞪,周身气息因情绪波动不受控制的激荡。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