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极品老妇后,我成全家顶梁柱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0章 换成奶奶为我骄傲(1 / 2)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张小英哭笑不得。

“不会的,你们别想太多。和太子相处这么久,你们也应该晓得他是什么性子。原就是他故意隐藏身份,怪不到你们头上。”

“他真的不会计较我们无礼吗?”

“万一又找我们算账呢?”

“贵田家的,你还是帮我们求求情吧。”

哪怕有张小英的保证,村民们始终还是不放心。

张小英无奈。

“太子师从周山长,秦夫子又是村里学堂的夫子,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太子又怎么会计较那些琐事?当然,你们要是敢拿着太子的名号为非作歹,那就别怪太子殿下不客气了。”

这下众人才放心了些。

他们很快又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我们肯定不会这么干啊,现在酒坊的生意变好,咱们的赚的钱也多了,眼看着日子好过,哪会这么不识好歹?”

“乖乖,我以前觉得见过县令大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现在连太子都见过,这事以后我能吹一辈子。”

“那可不,太子殿下那是跟我们一块下过地的,就算死了,我也能跟列祖列宗吹。”

“嘿嘿,咱村的名字没有起错,果然大有福气的。连太子殿下都在我们村待了这么久,以后风水都变好啦!”

……

张小英听着村民们的话,不由得笑了。

只是,伴随着这道任命她为太子少傅圣旨的,还有召她入京。

张小英也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好在要教村民的也教得差不多了。

学堂、酒坊以及印刷作坊都已经步入正轨,倒也不需要她操心太多。

就是要将谁带去京城这事有些头疼。

许青林肯定是这一两年内也不能入京的。

许青林在这,也不好让梁氏跟她走,夫妻分居两地。

林氏又正怀孕,不适合长途跋涉。

许文聪刚刚考入英华书院,也得留在广兴县。

到头来,能跟着她一起入京的,只有许瑾瑜姐妹和韦冬冬兄妹以及许巧巧。

张小英特地去问了刘芳:“我要入京了,你要不要同我一道?”

“去当然是想去的,只不过我这一把年纪,路上怕是会连累了你。万一耽误你时间,你岂不是要被问罪?”

年轻的时候她就去过很多地方,之后上了年纪又生病,无法出门,如今身子调养好,她自是想去京城看看,见识一下刑部那些仵作的本事。

对她编纂的书也大有益处。

“我先入京,你在后面慢慢来就是了,反正你又不赶时间,正好也带着瑾瑜她们长长见识。我希望许家的姑娘能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

“你就不怕我这老骨头护不住他们?”

“保护她们的事当然不需要你来,自有其他人来做。你只需带着她们慢慢游玩过来即可,路上一切花费都由我来承担。”

“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刘芳狐疑地看着张小英。

张小英白了她一眼,“你对我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了吗?大房两口子暂时又不能入京,而老二自然得留下来照顾媳妇,除了你和巧巧,还能有谁?”

刘芳想了想,正色道:“小英,你真的要带巧巧入京?那巧巧在这的房子怎么办?”

“既然能叫她们母女跟着我入京,我自然是有安置她们的法子。要不是老二家的怀孕,我还想让她也入京。”

还有比京城更有绒花的市场吗?

“你都这样说了,那我就听你的!”刘芳不再犹豫。

说真的,她有些迫不及待。

刘芳很想见识一下京城那些仵作的验尸本事。

“嗯,你看看有什么要带的,慢慢收拾就是。回头等我安排再启程,想想要离开大福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你希望孩子们好,当然是让他们见一见更广阔的天地,眼界不一样,选择也会不同。”

“是啊。”

希望许青林他们不要辜负她掏心掏肺的教导,将来都能有自己的出息。

……

村里的人都知道张小英要入京,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有空就到许家去。

说起来,他们也有些舍不得。

张小英教他们的谋生本事,只要大梁没有动乱,一辈子都能衣食无忧了。

“婶子,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上你了。以前就觉得你迟早离开村里的,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孔氏道。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张小英救了她男人这件事。

要不是张小英,如今他们孤儿寡母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总会回来的,皇上让我入京,不过想知道太子殿下都在大福村做了什么而已,没什么大事。就算我短时间内无法回来,将来你儿子有出息了,说不定又在京城见了呢?”

张小英一边收拾,一边回答孔氏。

“我可不敢做那样的春秋大梦,只求他平平安安,将来能挣饱自己那口吃的,我就谢天谢地啦。”孔氏笑道。

“也不知道该送些什么给你,就拿了点我们自己腊的肉干,等到了京城你也能吃上。”

喜欢穿成极品老妇后,我成全家顶梁柱请大家收藏:穿成极品老妇后,我成全家顶梁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说着,孔氏将手里拿一篮肉干塞到张小英手里。

张小英没有推辞,“谢谢了,正好我也念着你做的腊肉,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客气什么?比起你给我们的,这些东西微不足道。”

“也是你们愿意听,我说的才有用。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切记不要拿着太子的名号坑蒙拐骗,他性情再仁厚,也不会容忍这些事。”

孔氏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孔氏一走,又有其他送东西的村民来。

张小英都收了下来。

免得他们担心郁阳算账,她不给他们说情。

反正都是些自己做的东西,不值什么钱,张小英收得也没有心理负担。

过了三天,还有一天张小英就启程了。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