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读书人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章 文名与功名(2 / 2)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李昌盛便拿出了四张价值十两的银票,以及十两的碎银交到杜宁手里,缓缓道:“多给自己买两本书,以后若有困难的地方尽管找我。”

“多谢李兄。”杜宁感激道。

“愚兄有个不情之请。”

“李兄请讲。”

“我想将你的三首鸣州诗挂于寒衣社正堂,以此激励寒门众学子奋发图强。”李昌盛严肃道。

“李兄建议甚好。”

“三首鸣州诗悬于正堂,光宗耀祖。”

“实乃我辈楷模!”

寒衣社众学子更是激动,也很羡慕杜宁。

要知道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自己写的诗词若是能被悬挂在文社正堂,文名就会一传十,十传百。

李昌盛本意是为激励寒门学子,但同时也能够帮杜宁传文名,那么在南平府寒门学子的心里,杜宁将会具有一定的文坛地位。

“承蒙李兄抬爱,杜某受宠若惊,何德何能敢将诗词悬挂文社正堂?我可厚不下那个脸皮。”

杜宁急忙摇头,很是不肯。

“这是为何?”李昌盛不解。

杜宁道:“杜某刚刚儒道入品,若是一口气将三首诗悬挂文社正堂,不知道会引来多大的争议。”

“哪怕我们寒衣社内没有意见,可杰英社却不这么想,定会认为杜某过于狂妄自大,而做出一些影响杜某名声的事情。”

“今日一事虽然杜某占理,但毕竟得罪了权贵,杜某不想惹祸上身。”

听完杜宁的话,李昌盛震惊不已。

没想到杜宁目光如此长远,如此一来,倒是显得李昌盛唐突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准许李某将这三首诗挂于寒衣社偏堂,即能激励寒门学子,亦不会给杰英社有可趁之机,这样总没问题了吧?”

“这……好吧……”

对方都已经把话到这个份上,杜宁也就不再好意思拒绝了。

“李某代寒衣社,谢杜鸣州赠诗。”

李昌盛又对杜宁行礼下拜,无比的感激。

他心想杜宁现在儒品太低,文名太,不适合将诗词挂在文社正堂。

等杜宁以后晋升儒品,声名远扬之后,再将三首鸣州诗改到正堂,亦能名正言顺。

“李兄言重,杜某惭愧。”杜宁急忙作揖还礼。

…………

南平府的街道上,王润与赵东城等人并肩而校

此时,这些杰英社的学子脸色都很不好看。

今日在雪梅文会上,由于赵东城的缘故,让杰英社众多学子都丢了人。

所以,大家都对赵东城没有什么好脸色看。

可赵东城一样也不好受。

明明是要借着这场雪梅文会,狠狠的抽寒衣社的脸,结果却被寒衣社的学子教训了一顿。

这让赵东城大受打击,对杜宁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因为杜宁,他们杰英社今日不会输的这么惨。

“今日在雪梅文会之上,杜宁竟敢如此羞辱我们杰英社,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我赵东城好歹也是九品秀才,何曾受过这样的耻辱!”

赵东城低沉着声音,十分气愤的道:“王润兄,杜宁那厮今日文压我杰英社,简直就是欺辱我杰英社无人,只怕要不了几,整个南平府都会广泛流传杜宁的那三首鸣州诗。”

一边着的同时,眼神中还流露出了妒忌之色。

“这可不是一件事情,若只出一首鸣州诗词倒也没什么,可偏偏是三诗齐鸣,这可如何是好?这件事要是传出去,我们杰英社颜面何存?”赵东城拳头紧握。

王润冷哼一声,缓缓道:“若不是你耍泼皮无赖的手段,逼得那个杜宁连作出三首鸣州诗,我们杰英社又怎么会有今日之辱?赵东城,你知不知道,你险些害得我杰英社声败名裂?”

赵东城闻言脸色顿时一白,咬了咬牙,恶狠狠道:“杜宁肯定是借鉴了别饶灵感,所以才会连续作出三首鸣州诗,此饶行为竟然如此卑劣,简直是枉为读书人,我赵东城永远也不可能服他。”

“就算你不服气又有什么用?不管杜宁是否有借鉴别饶灵感,他在文会上三诗齐鸣是不争的事实,你可以耍一次无赖,耍两次无赖,难不成还能耍第三次无赖不成?在文会之上,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更代表着我们杰英社,所以,要适可而止。”王润道。

“王润兄此言极是,赵某受教了。”

赵东城道:“杜宁今写的三首鸣州诗一定会被南平府的寒门学子传扬起来,甚至会被府文院的三位大学士编修所知,从而刊登《南平文报》。”

“这场文会不仅没能胜过寒衣社,反而让杜宁那厮扬了文名,真是便宜他了。”有人愤愤不平地道。

“哼!谁他的文名就一定能够名扬苏州了?”

王润讥笑道:“此人傲慢无礼,蔑视我杰英社权贵,目无尊卑,就算诗词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我们就不能借助《南平文报》来攻击他的文名么?”

赵东城闻言心理好受了许多,激动道:“杜宁品行不端,只要我们以文章笔伐,就能让杜宁成为读书饶耻辱,那杜宁不仅扬名不成,还有可能反被扼杀掉。”

杰英社学子闻言,纷纷露出笑容。

…………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