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读书人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一章 兴师问罪(2 / 2)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好你个杜宁,居然还敢出来,果然有胆!”

为首的赵家读书人是个八品举人,模样与赵东城有七八像,也比其年长,一双迸发怒火的眼睛盯着杜宁。

此人乃是其兄长——赵东海。

杜宁深深呼吸一口气,文宫中的《竹石》星辰绽放光辉,消除心中的恐惧。

“原来是东海兄,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杜宁朝对面的读书人拱手,即便是明知道对方来者不善,杜宁也不曾忘“礼”。

赵东海很不情愿的向杜宁还了一礼,然后便大声道:“杜公子,吾弟东城文宫开裂乃是由你所致,你既然已经儒道入品,那也就是众圣的学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之人,还请你给我们赵家一个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

杜宁一声冷笑:“赵东城之所以文宫开裂,完全就是因为他凭空捏造,利用《平南文报》污蔑杜某清白,杜某以诗词自证反击经地义,赵兄若是不服,上可以举人之身奏请朝廷,中可以向衙门报案,下可起草文章对杜某口诛笔伐,可你却率领一众子弟来我家门面前聚众,莫非是自知理亏,却又心怀不甘,所以非要来此寻衅滋事?”

赵家读书人勃然大怒。

“放肆!”

赵东海恼羞成怒:“好一个杜鸣州,难怪能写出三诗齐鸣,竟有如此铁齿铜牙,吾弟纵然有万般不是,可终究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文名之争是文章之上的嬉笑怒骂,可你却将他文宫撕裂,如此恶劣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那照你这么来,我杜宁出身贫穷,就应该无缘无故被《童生狂妄》指着鼻子骂?就因该忍气吞声被践踏文名?就应该在文坛遭受不白之冤?”杜宁三连质问。

赵东海脸色阴沉,缓缓道:“我不知道你与赵东城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我知道文名之争乃是事,可你却能狠心碎他文宫,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过去。”

“笑话!”

杜宁反驳道:“今日我在文院买《南平文报》的时候,谩骂我的杰英社读书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以《竹石》自证反击,可为什么偏偏只有赵东城一人被撕裂文宫?还不是因为他心术不正,害人害己!”

“住口!”

赵东海气得全身颤抖,无法接受杜宁居然如此指责赵东城,这对他们望族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

“放肆!放肆!放肆!”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指责我赵家饶不是!”

“任凭你再怎么花言巧语,也终究掩盖不了你撕裂赵东城文宫的恶行,你简直就是文人耻辱!”

赵家读书人纷纷大骂,真是恨不得将杜宁喷个体无完肤。

杜宁并未被其他饶言语所影响,一双眼睛看向赵东海的眼神,仿佛是利剑一般。

这让赵东海感觉莫名的心虚,便不由自主的回避。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杜宁道。

“竖子猖狂!”

赵东海闻言更是暴跳如雷,杜宁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

原本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其意是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

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

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

听人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将无处藏匿。

方才杜宁正视赵东海的眼睛,赵东海却下意识的避开,明赵东海本意是知道自己此举不对,可他明知此举有违道德,却偏偏还是去做了。

杜宁以孟子之言,指责赵东海心胸不正,连自己的眼睛都不敢正视,还好意思在这里兴师问罪,简直是可笑之极。

“赵东城文宫开裂一事,杜某问心无愧。”

杜宁道:“但话回来,赵兄若是认为赵东城所作所为合乎道德,认为杜某不该以公正的手段正当还击的话,心你的文胆!”

这番话犹如平地惊雷炸响,赵东海脸色发白,死死咬着牙关。

“东城固然有错,但你也千不该万不该裂其文宫,他是我赵家的读书人,你有什么权利惩罚他!”

“我并没有惩罚他,仅仅只是为了阻止赵东城的继续污蔑,而进行正当的防卫,就好比如果有人拿着一把刀要杀你,而你为了制止对方,就必须要做出反击。”杜宁道。

“一派胡言,这两者根本就不是相同的事情,岂能混为一谈!”

赵东海道:“杜公子今日若是不去向我弟弟磕头道歉,就别怪我们赵家对你无礼。”

话音一落,一些秀才周身刮起才气风暴,仿佛要化作利剑一般向杜宁袭来。

杜宁脸色一沉,但并未慌张。

“尔等要对入品童生动手?”杜宁的目光更加冰冷。

“我们只是想为东城讨还一个公道,更何况法不责众,我相信知府大人一定会法外开恩。”

赵东海笑道,杜宁虽然入品儒道,可他却没有功名在身,将他打一顿又能如何?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