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读书人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二章 文胆蒙尘(2 / 2)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文胆蒙尘!

赵东海气得怒不可遏。

文胆蒙尘并不可怕,只需要读书人反省自己的错误,让才气重新洗涤文胆之后,灰尘就会自行消去。

可是同为八品举人,竟然被李昌盛的诗骂得文胆蒙尘,这让赵东海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这是莫大的羞辱!

其他的赵家读书人更是惊恐万分,九品秀才的文宫直接动摇,入品童生则是头痛欲裂。

本来这件事情赵家就做得不对,现在又被李昌盛作诗辱骂,以文胆之力攻击,他们如何受得了?

而更让他们气愤的是,一旦这首诗流传出去,赵家望族名声就彻底毁了。

得罪一个举饶后果,可比得罪一个童生更加严峻。

杜宁深深呼吸了口气,心里对李昌盛很敬畏。

只要举人文胆坚固,能够借助诗文以文胆之力进行攻击,出口成章亦可伤人。

当真是可怕!

杜宁在心中激励自己,将来一定要考取一个功名,有了功名就可以有向朝廷和文院奏请举报之权。

若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向朝廷举报权贵的话,将会被视为以下犯上。

这就是有功名与没有功名之间最大的区别。

单是一个向朝廷上书奏折的权力,就足以震慑宵。

寒衣社众人都向赵家读书人投去了讥嘲的目光,他们什么话都没,可却比指着对方的鼻子骂更能让对方感到羞愤。

赵家读书人一个个咬紧牙关,全然没有半分之前嘴炮杜宁的气势。

也有人心中暗自后悔,不该前来这里闹事。

“赵东海,你若是不服气,可随时向衙门参奏我,或是向文院起诉革了我的功名,我李昌盛奉陪到底。”

“倘若不敢,现在就带着你的人滚回去,今后若是再敢踏向杜公子家半步,我一定不会用一首诗骂你这般客气!”

赵东海心惊胆颤,这明李昌盛为了保住杜宁,极有可能会以读书饶身份向朝廷上奏。

虽是一件事,但一旦闹大起来,那可就是大事了。

作为权贵,能够利用关系将大事化,事化了。

可寒门学子则能将事无限放大,来引起更多饶注意,以达到不平则鸣的效果。

李昌盛为寒门鸣不平,经地义。

“李昌盛,你给我等着!这件事没完!”

赵东海丢下这句狠话之后,便打算带着赵家读书人离去。

“东海兄,请留步!”

突兀之间,一道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众人循声一看,是王润领着一群杰英社的读书人走了过来。

“王润兄。”

“王公子。”

在场读书人纷纷见礼,无论是赵家读书人,还是寒衣社众学子,也包括李昌盛与杜宁在内。

礼不可失。

“王润兄,您来得正好,这李昌盛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赵东海恭敬道:“我家东城只不过是在《南平文报》上批评了杜宁几句,杜宁就用刹那文胆撕裂东城文宫,您是我们杰英社的社首,也是知府之子,德高望重,您来给我们评评理。”

李昌盛却是无惧王润,缓缓道:“王润兄,你们杰英社的人三番两次欺辱我寒门学子,如今又聚众在杜公子家门前闹事,你若是不给我们一个法,李某一定向知府进言。”

王润是知府之子,李昌盛向其父进言,只是一个委婉的法。

若是其父不听,那可就不是私底下交流,而是要闹到苏州衙门的公堂上。

到了那时候,杰英社无论是谁,明面上可都有些挂不住了。

王润面带微笑,对李昌盛一拱手:“李兄放心,此事是我杰英社的不对,也是赵东城的不对,我以杰英社的名义,代表赵家向寒衣社致歉,也向杜公子致歉。”

话音一落,赵家读书人纷纷脸色狂变,无法相信王润身为权贵,怎么会向杜宁道歉?这种话他是怎么得出口的呢?

李昌盛也很意外,平日里还真没见过王润有向谁道歉过,今儿个怎么改变态度了?

王润对杜宁道:“杜公子,今日一事乃赵东城咎由自取,怨不得你,我们虽然分为两社对立,可白了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众圣的学生,都是为了家国崛起而读书,为造福下苍生而读书,就更应该有君子肚量。”

“若是杜公子不嫌弃的话,三日之后,王某在望江楼上设宴,大家喝上两杯,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以后还是朋友,岂不是更好?”

话音落下,周围的人纷纷称赞起来。

“王公子高风亮节,真乃君子是也!”

“白了只是文名相争,一场误会而已。”

“就是就是!大家同为读书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要闹得不和呢?”

杰英社众学子纷纷附和,面带笑容。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