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儒道读书人 书架
设置 报错 书页
A-24A+
默认
第九十七章 君子之守,晋升八品举人(2 / 2)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杜宁松了口气,一旦有考生自以为是,将后面的“修其身而天下平”写出来并加以解释,而忘了“君子之守”的含义,那无论这篇文章写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会直接落榜,因为那种文章已经偏离主题。

“何为君子之守?”

杜宁原地沉思,仔细琢磨这四个字。

“君子之守,抛开《孟子》原文,单从字面理解就是君子的操守,也有可能是君子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以这个为中心扩展开来,可以联想到很多值得君子遵守的东西。”

“操守是指人的品德和气节,它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正因为有了这个‘根本’,方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之守,就是君子实行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表现!”

“仅仅四个字,蕴藏为人处事之道,下可修身齐家,上能治国平天下,妙哉!”

杜宁文思泉涌,醍醐灌顶,提笔作答。

“凡君子之守,乃读书人立身之德,修身养性之本,持之以守,坚之以恒……”

杜宁没有将《孟子》原文中的那句“修其身而天下平”补上去,而是根据自己的感悟来解释“君子之守”。

因为“君子之守”是“修其身而天下平”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君子之守”,也就是没有以身为君子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作为基础的话,读书人是不可能让自己修身养性,不可能齐家,更不可能实现治国与平天下的伟大目标。

杜宁没有长篇大论,而是以最为简单的文字,来阐述其中精妙的道理,使得文章贴合主题与中心思想。

写完经义之后,才气四尺镇国。

一股精纯的才气迸发而出,直入杜宁的文宫,化作了一颗新的星辰。

“砰!”

杜宁感觉自己的瓶颈突破,才气力量翻倍增强,如水似流的才气竟然成了一条“河流”,围绕着文宫不断流淌。

“儒道晋升成八品举人了!”

杜宁心中大喜,在参悟“君子之守”之后,居然借机突破瓶颈迈入八品举人。

真不愧是圣人教诲,哪怕略懂皮毛,也能让人获益匪浅。

“儒道每晋升一品,才气力量都会获得飞跃式的壮大,寻常的举人不可能让才气强大到好像河流一般,至少得成为进士才行,那也就是说我的才气力量已经相当于儒道进士。”

杜宁心知自己的才气力量远胜常人的原因,与文宫中的星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管是写诗也好,作词也罢,又或者是阅读文章和著作,只要文宫中的星辰获得增加,才气力量就会增强。

长此以往,杜宁无论是在文斗还是文战的时候,都可以占据很大的优势。

突然间,杜宁发现在那好似河流的才气之中,出现了一道银亮的虚影,宛如夜里皎洁的月光。

“才气孕剑!”

杜宁心里更是高兴。

八品举人与七品进士就是一道分水岭,别看举人与进士只差一品,实力差距却犹如天壤之别。

进士可以在文宫中形成古剑,瞬息之间即可杀人,就算是十几个举人围攻一个进士,也都不够进士用古剑杀的。

通常只有进士才会孕育古剑,在此需要一个孕剑期,

而杜宁却因为才气力量磅礴的缘故,提前进入了孕剑期。

等将来杜宁晋升为进士的时候,必定能在才气河流里面同时形成文宫古剑,在这一方面就已经强于寻常进士初期的读书人了。

杜宁心中激动,刚刚进入孕剑期间,文宫古剑还未成型,等才气凝实以后,文宫古剑就会逐渐拥有锋芒。

等自己成为了进士,文宫古剑必定大成,可入军方磨练,亦可上阵杀敌报效国家,可以去做很多大事。

谁要是敢跳出来挑衅,就直接以“剑”服人,教对方做人的道理。

杜宁收回神念退出了文宫,平复下自己心中的激动,现在还处在考试之中,可不能被这种愉悦的心情冲昏了自己的头脑。

将这篇经义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定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后,杜宁才写上自己的名字。

现在是下午,沉浸在考试的时候,一般会让人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杜宁开始写策论。

只见策论的题目仅有两个字。

治国!

杜宁睁大眼睛,流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来。

一般的策论,是在考卷中提出朝廷上当前的问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学问献策,也就是提供解决的方法。

然而今年的府试策论,却是仅有“治国”二字。

杜宁原地琢磨,从字面理解,就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学问和见闻,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如果让你治理一个国家,你应该如何治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首页书架报错推荐

报错